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6%和4.3%。这是继2011年后,连续两年增长未超过两位数。在经历入世后连续10年平均增长超过20%的黄金时代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在2013年进入自己的转型期,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步入一个更为理性、相对平稳的“后黄金时代”。
车市呈现“微增长”常态
2012年,“微增长”成为媒体和厂商反复不断提起的一个关键词。虽然受益于钓鱼岛事件日系败退,德美法系和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抢得不少市场份额,但各品牌都面临着需求下降、库存积压、价格走低等诸多难题。2013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各大汽车品牌都将中国市场视为救命稻草,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2013年车市走向,形势也不会过于悲观。随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西部城市及三、四线城市汽车市场将有较快发展。以中低档乘用车为主的自主品牌及微车企业将有望凭借价廉的产品和下沉的渠道分得一杯羹。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部分汽车市场已经发展到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二阶段,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会快速增长,SUV和中高档车市场也将会因此受益。
井喷爆发之后,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趋向平稳,个位数的增速将会是常态,虽然很难再出现前两年超过20%的年均增长,但每年5%-10%的增长速度还是可以预期的。
汽车后市场或将成利润增长点
目前,我国新车销售仍然是汽车市场主要利润来源,所占比重约为50%左右,售后服务和零部件大概占到40%。另外10%涵盖了金融保险、二手车销售等其他业务。而在欧美这些成熟市场,仅有20%的利润是来自于新车销售,20%利润来自于零部件,而60%的利润来自于维修保养、保险金融、二手车回购、汽车文化和运动、汽车租赁等。中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相信这一市场将不断扩大。
同国外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成熟度仍有很大差距。汽车售后市场呈现多种业态并存,消费者对维修机构的选择呈现分散的趋势。权威发布的2012年中国汽车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维修和零配件价格偏高、行业不规范竞争、维修过程“偷工减料”、劣质配件等也是目前制约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有81%接受调查的车主认为,在4S店或特约经销商处维修配件价格高,53%的被调查者担心,4S店或特约经销商在维修过程中“偷工减料”,提供劣质配件。
事实上,国内汽车售后市场巨大的潜力和高额利润,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外汽车服务企业大举进入。在汽车市场趋向平稳的形势下,对背负巨大销售压力的车企们来说,汽车后市场或将成为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售后服务承载能力亟待提升
汽车业界有一句古老的名言:“第一辆车是销售人员卖出去的,第二、三辆车则是售后服务人员卖出去的。”充分说明了服务的重要性。服务是各汽车厂商这么多年一直在提的一个话题,随着汽车使用覆盖率的提高以及用车经验的丰富,消费者购车已经不仅仅只看重展厅是否漂亮、是否提供更多的饮品等表面服务,而越来越多的关注品牌的口碑。“口碑”是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包含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因素”,称之为“满意度”应该更为贴切。
调查显示,在进口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三个类别的满意度得分中,除进口品牌较上年微略提升外,合资和自主品牌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也反映了各品牌售后服务与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未能同步,售后服务的承载能力亟待提升。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转型,消费者也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客户购车在关注产品质量、安全、配置、外观等因素的同时, 必将转向对满意度的关注
|